|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正确认识和利用硫熏

【2011-05-2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阅读量:11016】【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中药材尚无二氧化硫限量标准,研究滞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我国对食品中二氧化硫已建立了检测标准,允许包括硫黄在内的6种含硫漂白剂分别用于蜜饯、饼干、葡萄糖、食糖、冰糖、糖果、竹笋、蘑菇、干果、干菜、粉丝、葡萄酒、果酒、啤酒等制作中,并规定了允许最大残留量(以SO2计)。但尚未建立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量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际上,韩国2009年重新制定了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标准,规定葛根等266种药材的SO2不得超过30ppm。中国药店:www.ydzz.com

  段金廒认为,由于中药材及饮片只有特殊人群特定时期限量服用,其SO2限量标准应与食品不同。中国药店:www.ydzz.com

  段金廒对硫熏药材进行了一番梳理,主要包括一些粉性足的药材、花类药材、茎木皮类、果实种子类等药材。这些药材富含挥发性成分、内酯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糖苷类以及多糖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成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段金廒说,“在硫黄熏蒸过程中,这些成分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导致药材中这类成分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其品质。但这些变化到底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药材的功效,目前很少有研究。同时,中药材硫熏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报道较少,报纸上所说的对人呼吸道、肝肾功能等可造成严重损害,都是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而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是,被硫熏以后的各种成分的复杂变化对药材品质的影响带来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比如,经硫黄熏蒸后可使菊花、金银花等花类药材保持良好的外观形状、色泽,有防虫蛀、防霉变等作用。硫熏后的菊花色泽亮白,但冲泡后会变成绿色,口感呛,残留的大量二氧化硫很可能会刺激咽喉黏膜,长期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以,我们科研人员亟待对这些类别的药材做深入研究,哪些药材应该熏,哪些药材不应该熏。” 段金廒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段金廒还告诉记者应该怎样识别被硫熏过的菊花等药材,“很好识别,一般经硫熏过的药材,闻起来有酸味,口尝味酸。但并不是所有变绿的菊花都含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冲泡时,第一杯水变绿说明有二氧化硫。”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制定标准 从严管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段金廒认为,针对药材硫熏的传统性和现实性,应通过规范硫熏过程,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他呼吁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大这方面投入,并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按照药材在饮片、制药、功能食品、食品等不同的利用途径,分门别类的制定出台客观适宜的我国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区别对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基于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硫熏目的,遴选确定采用硫熏的必要保留品种。应根据现代的科学认知,对于不同类型药材硫黄熏蒸的利弊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客观评价传统硫黄熏蒸方法的必要性,依据各药材的理化性质,对富含硫熏敏感的化学成分相应药材品种宜慎重对待,从严管理,直至禁止采用硫熏方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是规范硫熏工艺与适宜技术条件,探索新型适宜的替代方法。对于采用硫黄熏蒸方法的药材品种,制定硫熏过程的规范化工艺和技术条件,建立规范化标准操作规程;创制标准化的硫熏机械设备,以使熏蒸过程可控;对现代无损加工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红外干燥技术等)开展适宜性研究;开展新型熏蒸剂和替代养护技术探索研究,寻找能够替代硫黄熏蒸方法的更为安全、有效、可行的适宜技术体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是引入适宜的脱硫技术,保障药材品质。由于大量单质硫的颗粒主要是保留在药材表面,可在加工饮片过程中,实行有效的脱硫技术。可借鉴食品中成熟的脱硫技术,依据药材的特殊性质与临床应用的要求,对脱硫技术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优化脱硫工艺,以控制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保障药材品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