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国药引领三强排位战 上药华润跟风并购

【2011-05-26】【作者:梅岭 张金刚】【来源:时代周报】【阅读量:12656】【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华润真的火了,有些扛不住了。无论华润眼红也好,着急也好,的确是有点受不了。虽然现在双方都在说和解,但关键是时间赶得太巧了,并且是直接递到港交所,这确实有点狠。”上述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上药H股上市第一天的收盘持平来看,肯定受到了举报事件的影响,其实无论是华源或是华润,这样和上药闹的话,对双方的损失都会很大。”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边晨光对记者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渊源已久的举报门中国药店:www.ydzz.com

  5月23日,上药集团原总裁吴健文涉嫌经济犯罪案在上海一中院公开审理,起诉书中显示,吴健文在担任上药集团抗生素部门总裁期间,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达4000万人民币。而此次举报门事件中的产品头孢替安则为旗下抗生素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华源法务部负责人李利的博客中,曾有如下描述:“新先锋公司前负责人见利忘义,违背协议,背着华源公司与一个注册资金仅一百万元,且无药品经营资格的北京华氏公司就头孢替安签订协议。”这一说法也被业内认为有可能是指吴健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前,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曾多次表示:抗生素业务目前并不符合上市要求,待符合要求后才会置入上市公司。而在举报事件发生后,上药集团宣称牵涉在内的新先锋及华康公司并未列入上市公司,因此不会对公司产生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上海医药H股招股书显示:上海医药与新先锋公司和华康公司均有关系,上海新先锋公司目前由母公司委托上市公司管理,待符合条件后再注入上市公司,华康公司则由上市公司委托收购,该笔交易预期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上海医药董秘韩敏的默认,换言之,此次牵涉进举报门的公司,在未来仍有极大可能置入上海医药,但对于华源制药举报信中提及的原材料来源及质量问题上药仍未给出解释。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举报者华源集团与上海医药的渊源颇为久远。2002年,当年排名仍位于全国前列的华源集团致力于打造“中国医药航母”,出资11亿元人民币占有上药集团总股本的40%,一跃成为上海医药第一大股东。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6年,华源集团资金链断裂,总经理裘祖贻自杀,公司破产重组。随后华源通过司法途径,将上药股权冻结并拍卖给华润集团,成为华润旗下的医药资产之一。这也为日后一系列事件埋下导火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前段时间国药、上药及华润不断地进行收购,多少有些不冷静的成分。如今真正的问题是能否整合,而不是买来一堆负担。当初华源倒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试图要弄全产业链,大肆地收购,最后成为包袱,也将自己拖垮了。”边晨光对记者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产业规划引发“三国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药H股上市成功后,不仅成为上实集团旗下第三家A+H股大型上市公司,也同时被冠以内地首家A+H大型医药上市公司的名号。这并未出乎业界意料。在此之前,国药、上药及华润这三大医药巨头的扩张速度就不止一次令市场咋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医药流通规划的目标也已明确:2015年,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此激励下,国内医药三巨头自2010年便开始了大规模扩张之路,对于国药控股而言,因H股上市时间较早,实现千亿级目标并非难事,2010年,国药先后完成对4家央企重组,886亿元的营业收入为上药及华润的两倍之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