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药不姓“中” 产业国际化征途面临尴尬

【2011-05-17】【作者:叶建平 陈冀 李忠将 吉哲鹏 孟华】【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1663】【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其次在于技术法规。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不像西药容易鉴定。国外对中药的进口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有的近乎苛刻,很多国家对中药成分有很多禁忌,各种技术法规层出不穷,这往往成为中药出口的“雷区”。另外,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也对中药出口造成较大的障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部分中药出口质量无人把关,一些假冒伪劣的“山寨中药”蒙混出口。这些劣质中药质量低下,价格低廉,不仅挤占了合格中药的市场,更损害了国家的海外形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持标准牛耳抢占国际话语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今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最根本之处在于缺乏以我为主的中医药标准体系。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亟待打造中国标准,才能把握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真正叫响——中药,我姓“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指出,我国中药基础研究薄弱,至今未能建立起一个符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而“标准的缺失成了西方国家手中挥舞的大棒,总是关键时刻落下来,让中药产业在国际上难以摆脱被动局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认为,从天士力的实践来看,谁能定标准谁就能掌握国际市场的控制权。目前国外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投入人力、财力和技术开发植物药。日、韩等国都在积极推进中药的国际标准。中药如果不尽快走出国门,快速走向国际化,丧失的就不仅仅是一些技术和局部市场,而是丧失了对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话语权。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中国在中药标准化上必须引领世界。过去基本参照西药来管理中药,对中药的自身规律和特性有所忽视,当前必须更加重视中药标准化的研究。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牵头制订中医药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是中医药国家战略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中国人必须做,一定要抢占中药世界标准竞争的制高点,实现真正意义的中医药国际化。他说,我们一方面要借助国际注册,借鉴西方的技术标准,从药材来源、提取分离、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医药特点的自主标准,为世界作出示范,这两方面并行不悖。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家认为,打造中国的中医药标准体系,要从源头做起,同时驱动资源、传承和推广这“三驾马车”。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摸清家底,加强对现有中药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焕魁建议,尽快启动开展新一轮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起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中药资源普查、调查制度及技术规范,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同时,加强对道地药材的原产地保护,联合各方成立认证机构,将原产地标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等注册工作统一在原产地名称保护之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加强对中医药传统经典著作的研究。既不失传统,又兼具现代科学理论。在国内,必须进一步强化中医院校传统经典课程的设置,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师承体制,才能让中医中药的精髓得以传承。在国际,可以依托现有的孔子学院,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医。应积极将中药店铺、中医诊所、教育培训机构开到海外,要实现从中药出口到文化传播的延伸,让中药国粹文化在异国固化下来,中药才能在海外生根发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用“中国标准”率先做大做强国内中医药市场,然后再进入非洲、亚洲等地,最后进入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医疗市场以西药为主,新医改虽然强调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但是中药弱势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如果在医保报销、中医待遇等制度上加强设计,中药的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走出去”释放积极信号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西医发展方向,逐步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替代传统医学模式,这使得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方法开始得到承认和重视,并逐步纳入西方各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药在全球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我国部分中药企业正积极探索,主动出击,进军国际市场,显现出三大积极信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中药国际化前景可期但现状堪忧 [2012-05-2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