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药品“降价死”担忧再现 记者探访利益链上群体

【2011-04-26】【作者:张棻】【来源:北京晚报】【阅读量:10551】【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制药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销商和利润‘大头’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觉得某个药没利润了就不会再进货”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销商把降价药品消失的原因推给了药厂,这个结论和经济学中供给决定需求的基本原理不谋而合。不过,在药企员工眼中,让某种药品消失的主导权并不在药厂,而在销售环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魏刚(药企员工,从业七年,曾经在不同制药企业的研发、质量等部门任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因为利润空间小就不生产了或者换个包装重新审批定价,这个现象其实在国家降价之前就很普遍了。以前很多药其实不错,可是因为成本和利润都低,最后被一个个新药代替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被降价的药,很多都是以前的老药,在国内有非常多的企业拥有批准文号。对于生产厂家较少或者拥有专利的企业,是不会列入定价行列的;一般国家支持有专利或特效的药多赚钱,这样这个药才能生存下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般的药(我们叫普药)利润并不高,大部分利润都在销售环节拿走了,很多药厂只能靠大批量生产来提高利润生存。如果是普药,药厂的利润大概是10%至20%,好点的药能到30%,可是药厂得承担新药研发的费用、生产过程存在的所有风险、药品质量的控制包括卖出去后的风险;而销售环节只是倒腾来倒腾去而已。但是国内的药厂太多了,经销商不怕没人拿药给他卖。最后,降价下来的部分还是药厂承担的比较多。如果一个药厂的成本控制不好,有可能出厂价比市场价要高,不然就没利润;没利润,当然就不生产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主导权反而不在药厂,而是那些经销商和利润“大头”们。他们如果觉得某个药没有利润了,就不会找药厂进货;药厂仓库里的库存一直不减少,自然也不会再生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批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人士表示,由于许多抗生素等药品实际上成分和功效是一样的,生产的厂家很多,可替代性很强。例如,生产阿莫西林的企业不下20家。不排除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一些厂家停止生产,退出部分利润减少药品的生产。但少数企业停止生产这种药品不代表其他企业都停产,也不一定会影响市场供应。(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企员工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改了药品规格,原来吃1片现在2片才够药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病号还有另外一种疑惑:药价是降了,可是每盒药的分量却似乎越来越少,“以前的药一板儿上能有十几片,一盒里头能有三板儿;现在盒子不小,打开就一板儿了,上面还没几片儿!” “过去看个咳嗽什么的,几盒药揣兜里就走了,现在都得一大包拿回家。”这是普通人的错觉,还是药真的被注水了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魏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换包装是默认的行规,只是为了不受国家法定药价的限制而已。国家颁布的降价或者定价目录里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的某种规格,生产厂家就会申请更换包装规格。譬如,原来0.5克规格的药(每个最小单位里含有0.5克主药成分),可以换成0.25克的。这样医生开药的时候,原来吃1片的,就得改开2片才够药效。医生开的量没错,但就是多收钱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换包装只要到省一级药监局报备,当然,这个报备最后会传给国家的,但不像做临床那样麻烦。一般也都会批,因为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要改包装规格,譬如说便于小儿服用啦!其实到最后小儿用的都开给大人了,还会告诉你小儿用的更安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批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皙皙:过分的是,现在药的分量越来越少,盒子好大,里面就几颗药,好可怜。上有政策,下总有对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围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降药价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下架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莎满娭:今天去看病,医生对一个老爹爹说:国家下了死命令,药价要下降,您以前吃的那个药没利润,进不来咱们医院了,他们回去改包装改小剂量去了,我先给您开别的药啊!——难怪有人说国家一说降药价,那些便宜的好药就不见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简单边人:降药价,让百姓受惠,期望虽好现实却背。记得2003年我患感冒,在闸北区中心医院就诊,验血、配药吊针打点滴三天,花医药费100多。去年患腹泻,铁路医院就诊,化验、配药吊针打点滴一天,花费医药费300多。七年药价降了N次,但看病药费的现状却令人失望。中国药店:www.ydzz.com

  @碧水兰天:中国的医改就是拿药价出气,但你降药价之前做过成本分析没有?只降终端销售药价,那么终端就只能降代理商的价,代理商为了保证利益,就只能降药厂的价。当药厂的出厂价低于成本价(人工成本只升不降),第一缩水药品成分量,第二停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伯伯甲乙AB:我妈说只要药价一降,这个药就配不到了,只能配价格高很多的药,真的别再降价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肥佬WONG:降药价啊,药下架啊,多一味甘草卖贵5块钱啊!群众的底线伤不起啊……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