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跨国药企加紧挖掘新兴市场“利润池”

【2011-04-12】【作者: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54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蓝海”泛红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IMS数据显示,新兴药品市场2011年预计将会增长15%~17%,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亿美元,而2014年前,将近250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保护,且到2013年,新兴市场对全球药品销售增长的奉献有望达到48%。专家认为,一个新的“药市蓝海”已经形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这一切早已被嗅觉灵敏的跨国药企所察觉。赛诺菲从2009年开始先后斥巨资在中国新建胰岛素、心血管药物、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收购了巴西的Medley和墨西哥的Kendrick,从而使得这一法国制药巨头成为中国以及拉美市场的佼佼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此类似的还有,辉瑞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后,建立了一个新兴市场部门,作为其新兴市场发展策略和成熟产品策略的一部分。同年,GSK与南非制药公司Aspen合作,进军非洲、中东、亚太和拉丁美洲市场。前不久,诺华收购了中国疫苗企业浙江天元,目的是加强其疫苗组合和产品线,默沙东在华通过“自建+并购”实现本地生产。“种种迹象表明,跨国药企在新兴市场正在从原先的处方药销售转向战略性布局医药全产业链。这一方面是迫于产品专利到期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更可能是为开拓广阔的新兴低端市场做准备。”杨伟强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许铭将跨国药企进军新兴市场归纳或“二步一策略”。第一步是继续保持原研药的核心优势,确保市场份额;第二步是重视仿制药领域,抢占普药市场;而新的市场策略是嫁接资源,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资源嫁接,这一思路在近两年日渐清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随着新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跨国药企正努力实现差异化。俞雄表示,跨国药企体现了各自的专业性。比如GSK,其策略就是加码仿制药领域,构建仿制药、疫苗、保健品联合防线,并削减产品研发线,停止了抗抑郁和镇痛药等的研究,焦点转移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细胞炎症领域。而拜耳则更注重组合治疗,在中国,其选择了在成熟性的产品糖尿病治疗药物和高血压药物进行投资。另一策略是围绕产品组合培育新兴市场当地消费者的忠诚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记者在观察近来跨国药企的增资行为时发现,他们挺进新兴市场的行动更为谨慎。毕竟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不一样,其投资回报难料,又面临降价的风险,药品价格比较低廉,这些都引起跨国药企的担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种趋势值得注意,就是研发型药企开始进入仿制药领域,以期望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抑或是补充产品线或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在新兴市场,产品、品牌、市场份额及销售渠道同样被它们看重。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一员,更应在研发能力、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和国际标准方面进行高端学习。”许铭认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