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成药转战高端:稳妥第一 华丽第二

【2011-02-23】【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3400】【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战略] 大路子走对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析] 马宝琳(医信横通总经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大路子来看,笔者认为,丁药企的操作比较妥当,可以从“要不要做高端市场”、“如何做高端市场”、“下一步需要完善什么”三个方面来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早动手更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丁药企做高端市场首先是个战略问题,战略就是要抓机会、避风险、配资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核心关键词是“前瞻”,是“防患”。丁药企在战略上进军高端市场(文中指的是医院市场),也就是在OTC基础上建立临床业务线是对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前瞻性,个人认为略早一些可能更好,这主要是由中国宏观形势的变化决定的。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和野蛮生长,有钱了,有钱的人和组织都会开始做善事,所以政府开始提“改善民生”,在“基药”制度还没有提的时候,我们就能预测到,国家肯定在不久的将来要出台由政府出钱给穷人治病保命的政策,这是个社会规律,而国家出钱肯定要控制价格,这是另一个规律。这两个规律对以OTC品牌操作为主的丁药企的影响会比较大,那么丁药企的应对之道有三:一是建立高端临床业务,二是不断丰富OTC品种,三是部分OTC品种进“基药”,进“基药”要算算账,因为会涉及到规模涨了,但是利润率低了。当然,笔者假设的这个情况是“基药”制度还没有出台,但不论这些产品是不是叫“基药”,不论哪天实施,不论细则如何,以下两个规律是肯定的:一是国家出钱买单,二是买单的费用,控制单价和总价。从这个角度来看,丁药企可能略早一些动手更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丁药企新建高端临床业务也是多元化,我们看多元化可以分几个层次:一是增加产品,二是增加业务线,三是增加其他产业。搞多元化有三种心态,第一种是事急从权,比如缺钱,所以什么能来钱就干,没有选择;第二种是禁不住诱惑,有钱不赚心里难受;第三种是企业长期发展需要,也就是认真考虑过的战略决策。丁药企的增加业务线显然属于第三种情况。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差钱就不用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进军高端市场的具体模式、策略、产品、队伍等看起来是策略问题,实际上是战略问题。因为这些做法都离不开几个问题:急不急?好不好?能不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急不急?丁药企选择的是自建队伍开发、外聘人员推广的模式,而不是直接找代理商开发,实际上和佣金制代理差不多,区别只有一个,就是医院由企业自己开发。这种模式的选择就看企业急不急,因为代理制理论上市场拓展速度快,而自己开发慢。从大面上判断,丁药企不缺钱,不是很着急,所以用这种模式没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好不好?自建队伍开发、外聘人员推广,前者能保障企业有一定的掌控力,后者又能减少企业管理难度,在当前环境下是不错的选择。用两个梯队产品来操作,没有品牌的加大激励措施,也是应该的,至于1年下来第一梯队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有品牌,人们不熟悉,所以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中国药店:www.ydzz.com

  能不能?高端临床线的操作和OTC不一样,需要的人才不同,除了钱和时间以外,关键就是队伍问题。文中说“丁药企的梯队产品较先前的‘自由销售’业绩无明显提升,但从开发的质量来看还是有所收获”,这就证明还是不错。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年要有大飞跃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下一步需要完善什么还是战略问题。笔者相信,企业在当初就有打算,比如:第一年摸索、第二年完善、第三年发展。摸索的内容包括:模式好不好?对内、对外的政策有无吸引力?产品的卖点是否有竞争力?队伍建设速度有多快?实际上经过了1年的操作,丁药企这方面是心中有数了。今年的完善工作要做好也不容易,当然,这个完善是在市场操作中进行的,所以和医院开发、销量增长是同步的。第三年应该有比较大的飞跃。中国药店:www.ydzz.com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丁药企的做法并无不妥,实现华丽转身只需要做三件事:继续完善优化、坚持、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策略。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资金短缺绿色壁垒层出 中药国际化险阻重重 [2014-06-27]
·中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2014-06-04]
·中成药“花大力出国门”值不值? [2014-02-27]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下) [2014-01-22]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上) [2014-01-14]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2013-12-20]
·我国中成药出口只占世界份额5% 标准偏低 [2013-11-26]
·中成药:深挖药店潜能 [2013-10-28]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或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中成药:延续辉煌需跨两道坎 [2013-06-24]
·中成药评价征途方始 [2013-06-20]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
·中成药:政策造就繁荣 [2013-02-26]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2013-01-25]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优质中成药 [2012-01-12]
·双重压力考验中成药行业 新药或成企业利润来源 [2011-05-31]
·发改委第27轮降价 品牌中成药陷“四面围城” [2011-04-15]
·原料成本上升药价下调 广东中成药或将无利可图 [2011-04-06]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