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民族药传承新思维

【2011-02-15】【作者:宋民宪】【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102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思考三 非民族医使用民族药或成推广新方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部分中成药是为非中医选用,或者患者自己使用,民族药是否也希望走此道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此次《方案》所表达的意思来看,态度是肯定的。如提出要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用药目录》中增加民族药品种目录,既然是全国性目录,肯定有国家层面的考虑,就是要使民族药走进大流通,实现全国性、大范围地使用。按照药物目录管理的现状,地方本来就有权对品种有一定调整。因此,非民族医使用民族药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此一来,必须要在药品说明书、药品标准的功能主治项下加入非民族医或者患者能够明白的内容,势必把一些民族医的诊疗和疾病术语文字性地翻译成现代医学或者中医疾病的内容,而由于缺乏系统性比较,要将这些内容准确表达的难度极大。例如白脉病、肝渗水、赤巴对应现代医学是什么疾病?这类翻译不仅涉及准确性问题,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也密不可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思考四 历史用药经验如何融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民族药是民族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中药相同的是均以口服、水煎煮或者直接入药为主,这不但是一种方法,更主要的是物质基础的表达,即传统的药和方的性质是基于这样的物质基础认识的。而新的溶剂、工艺、剂型等完全可能改变已有方的物质基础和药性,此方非彼方。借鉴银翘制剂的例子,古有“久煎则入里”的记载,如将银翘散制成片剂、颗粒剂等是否考虑历史用药经验?民族药是否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值得探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思考五 替代研究解决资源瓶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凡是来源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药材,多半面临资源枯竭,或者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可能,野生物种的种养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技术、成本、质量等方面难以全面满足民族药工业化的需求。在发展顺序上是否可以先配方后成药,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应该进行替代研究。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物是依赖一定的医学理论而存在,并为临床服务的,作为民族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应有系统的理论、高等教育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存在。《方案》的提出,将民族医药教育、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民族医疗机构等逐步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和执业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民族医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系江西中医学院药事管理学教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