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老百姓大药房销售“贴牌”保健品多次被查

【2014-06-25】【作者:董良】【来源:价值线】【阅读量:74014】【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老百姓大药房则成为该问题的反面典型,《价值线》统计发现,从2006年起,老百姓大药房因销售“贴牌”保健品多次被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6年,南昌东湖区卫生监督所在本辖区老百姓大药房内查获“金日补血口服液”等数十盒不合格保健食品,执法人员立即将该批产品异地封存。检查人员称此次检查中主要发现了保健食品违规宣称有治疗功效、无正规生产批号等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1年5月,上海市消保委对本市保健食品展开了一次“普查”。经检验发现,老百姓大药房徐汇店所售的“阿司维康鱼油软胶囊”,属“借用批号”的“贴牌”产品,所标示信息与被批准信息不符,。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3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了该时段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湖南省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长沙湘雅店被查出,该店销售的用于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的开尔糖脂保健粥(糖尿病人晚餐)(批准文号:卫食健字[1997]第278号,生产企业为天津开发区恒益保健品有限公司西青分公司,生产批号:2013.04.01),产品外包装上标示生产企业名称与批准内容不一致。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该批次的保健品一律下架停售,并依法处罚。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业内人士介绍,保健食品“贴牌套号”危害巨大,同一批准文号可以通过贴牌产生几十个不同的商品,带来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包括价格的混乱和产品质量的低劣。“药店零售价100元的产品,进货价可以低至10元以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2年,引发社会关注的“螺旋藻涉铅”事件,即是起因于“低价贴牌生产”和保健食品“蓝帽”批准文号的买卖。在去年开展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中,国家食药总局也直指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宣传环节乱象丛生,非法添加药物,伪劣食品宣称能治愈疑难杂症等案例比比皆是。相关负责人甚至坦言,目前,媒体上充斥的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是虚假宣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