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明起82种药品降价 平均降价幅度14%

【2011-08-31】【作者:鲍文娟】【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1346】【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记者调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到医院去看病的患者受惠较大
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了解到,不论是今年3月份下调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还是此次降价激素和神经系统类药品,这些药品多为处方药,因此到医院去看病的患者受惠较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昨天,在深圳北大医院,高血压患者刘先生和记者一起算了一笔用药账。他每天都需要服用的用于控制血压的厄贝沙坦胶囊(150mg*7)为例,他之前买一盒药为27元,每天需服用一片,平均一天花费3.85元。而价格下调后,现在厄贝沙坦胶囊(150mg*7)的最高零售价为21.4元,也就是说他每天在这种药物上就能省下0.8元,每个星期能省5.6元,一年365天省下的费用是292元。“对于我们这些要长期吃药的老患者来说,降多少就是省多少。”秦老先生说,药品价格下降就让他受惠不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声音:规范流通环节解决“看病贵”难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降价频频,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不论是在医院还是到药店,大多数市民仍反映体会不到降价。而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能明显发现在降价后一些低价药品往往“换马甲”或消失不见,“买不到以前能买到的药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市民的这种反映,一些药品经营企业也有苦难言。中联大药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旦药品价格降幅过大,企业会不再生产该低价药品或帮助药品改头换面,使得药品行业出现“一降即死”现象,“同时,又有其他同类的高价药或同价药品顶替上来,所以很多患者就对药品降价会没有感觉。”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该负责人表示,要解决“看病贵”难题,光靠药品降价是不够的,得从源头抓起,在降价的同时,也要出台一些扶持医药的企业,并对药品流通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改善,才能最终解决“药价虚高”和“看病贵”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发改委随机调查60家药企 强化降价预期 [2014-04-15]
·现在的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2014-03-11]
·药品降价屡被化为无形 医药业坎坷的降价路 [2013-12-16]
·药品终端销价流通成本占六成 [2013-08-07]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
·药品调价=药品降价? [2013-01-29]
·新轮药价调整将结束 中成药价调整或开闸 [2013-01-14]
·药品降价市民知多少 药店走访实录 [2013-01-11]
·400余种药将降价 化学药品将降无可降 [2013-01-10]
·媒体曝光降价药品中部分限价高于现价 [2013-01-10]
·发改委将保证药企利润 解决药品"降价死"怪状 [2013-01-09]
·发改委明年或下调中药价格 [2012-10-29]
·新一轮药品降价今实施 [2012-10-08]
·发改委再降药价 医药板块避风港金招牌不改 [2012-09-27]
·新一轮医保药物降价原则初定 [2012-08-21]
·失灵的药品降价 [2012-08-02]
·药品降价要让人“看得见” [2012-07-30]
·齐齐哈尔148种药品将调整最高零售价格 [2012-07-16]
·广东药价两年降8次 降价金额超过40亿 [2012-05-28]
·消化类药品降价:风暴前奏? [2012-05-18]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