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经过上世纪90年代近乎疯狂的发展后,到本世纪初,在社会大众的一片质疑声中步入低谷,卖保健品的把保健品当药卖,过分夸大宣传和无所不用其极的销售手段,加上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社会大众对于保健品行业的信任危机逐步加深。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保健品行业开始了艰难的营销转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史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保健品行业营销模式的转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宣传营销模式,宣传即是营销,例如保健品行业的泰斗三株。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上面打广告做宣传,下面铺通路抓销售。在宣传上,报纸、电视、墙体、小报、单页等无处不在;在销售上,城市、农村同步推进,会销、义诊等全面开发。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两手抓、两手硬。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销售模式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首先与当时的市场及传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市场不规范,政策监管也宽松,宣传几乎不受限制;保健品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竞争环境宽松;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日常接触的相关信息很少,容易相信并尝试新事物;与现在相比,媒体费用也相对较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从这种模式本身来说,其销售三件宝“小报(广告)+专题+义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让消费者知道了产品;专题,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了产品(深度说服);义诊,则让消费者信任产品并促使购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随着政策、市场、传播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再完全照搬这样的模式,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条路已经越来越难走,于是新的营销模式逐步演化出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比如直效营销。它以义诊、会议体验、健康俱乐部等名义,邀请消费者参加活动,将检查、诊断、推销、促销、售后等多种环节捏合在一起,针对消费者开展直接或间接的销售。这种模式,在高空也会打一些报纸、电台等广告,地面也会有一些专卖店或者门店。随着媒体费用的水涨船高、传播环境的日趋规范等等,它不再主要依托广告对销售的拉动,广告的作用只是品牌提示,真正产生销量的是线下的推广,最终将这一销售模式进一步演化,并且运用得非常成功的典型代表就是安利的直销,它通过大量的直销队伍对周边消费群体进行一对一推荐,将以往保健品行业由单一产品运作转向了系列产品集群运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保健品正规作战赢尊重
【2011-03-17】【作者:桑迪 张继明 徐锋】【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363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转型路口,保健食品上下游共觅发展新方向 [2013-12-17] |
· | 保健品大打“植物战” 植物提取物出口攀升 [2013-10-18] |
· | 保健品夸大宣传成健康业发展瓶颈 [2013-04-16] |
· | 保健品行业“一路快跑” 华丽背后藏隐忧 [2013-01-06] |
· | 保健品应先“保”质量 [2012-12-19] |
· | 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2015年或将居全球之首 [2012-03-16] |
· | 保健品营销裂变大势 [2012-01-12] |
· | 以政策为镜 [2011-10-12] |
· | 保健行业进入严管时代 [2011-10-11] |
· | 市场乱象造产业阴影 保健食品产业在曲折中崛起 [2011-09-16] |
· | 安利大中华区总裁:保健品市场空间仍很大 [2011-06-24] |
· | 大保健的品牌梦 [2011-05-26] |
· | 解析医药保健品市场三条出路 [2011-02-09]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