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很少来自朋友。一方面这是因为朋友通常会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尽量回避当面批评,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人在交朋友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那些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抑或会有意无意地疏远曾经批评自己的人。偶尔的情况下,朋友会提出中肯的批评,而被批评者通常相对容易接受,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他既然能够交到那种在必要的时候当面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备认真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特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来自陌生人的批评,相对来看很可能最容易对其视而不见。这也许是因为陌生人与自己的关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声越大越在意公众评价的原因之一,因为名声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陌生人的评价可能就从一个极端到达另外一个极端——对爱惜自己名声的人来说,陌生人的评价可能最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理论上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批评的价值,但实际行动上,接受批评要多难就有多难——把想法转换为相应的行动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对长期通过“从行动中获得想法”而进化的人类来说更是如此,尽管人类好像是最“高级”的动物。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期”,期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绝接受父母的批评,甚至与父母的批评对着干。这不是坏事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经的、不可或缺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太长,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长度,显然是不合适的、不适合一个人正常进化的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段之后产生这样的感受“原来他们(长辈)说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进而对很多过往被他们认为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产生认同感。有些时候是这些人太过脆弱,最终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生活的艰难,于是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放中间”之类的混帐观念;但更多的时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对过往随便回避、反驳、拒绝接受批评的懊悔。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岗位中来自领导的批评相对来看可能最有价值,但几乎99%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拒绝接受批评。当然,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即刻开始辩解——就是人们常说的“找借口”。辩解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乃至于在那一瞬间被批评者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找借口,力图使自己的错误显得情有可原、合情合理。而这种行为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不断被强化,进而使一个人“拒绝成长”,甚至可以严重一点地说,就是“拒绝进化”。有趣的是,这种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原因也许在于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讨厌批评,所以善于自我辩解的人往往在团队之中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共鸣。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习惯会使一个人成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最终团队将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须将其剔除。长远来看,如果这种人真的最终有机会了解自己因为拒绝接受批评而失去的究竟是什么的话(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他正是因为不懂得反思才拒绝接受批评),那么他将像那些在许多年之后才发现父母说的话很有道理的人一样悔之晚矣。中国药店:www.ydzz.com
沟通是成本巨大的,教育是费用昂贵的。父母有义务教育子女,但很多的时候,领导却没有义务必须通过耐心的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结果。父母是没办法与子女断绝血缘关系的,领导却最容易通过辞退的方式避免自己的沉没成本不停增加。父母的目标是让子女一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领导的目标却肯定不是优先照顾某个个体的利益。学会接受批评原本应该是正常人应该拥有的常识才对,可基于种种原因这种基本的常识恰恰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正是因为如此,但凡能够成事的团队领导者最为痛恨的(没有之一)就是遇到团队成员拒绝接受批评,犯了错误不停辩解,甚至对所有人进行“将错误进行到底”、“把错误合理化”的影响(最常见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的“拉帮结派”)。中国药店:www.ydzz.com
真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是成熟的标志
【2012-06-11】【来源:新浪健康论坛】【阅读量:10664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安慰朋友陪伴胜过开导 [2013-11-06] |
· | 焦虑症10个迹象你有吗 [2013-11-06] |
· | 打破人际交往僵局的六种武器 [2013-11-05] |
· | 心理暗示法 远离坏心情 [2013-11-05] |
· | 22种实用的心理调节法 [2013-11-04] |
· | 6种心理助长寿 [2013-11-04] |
· | 假期后上班焦虑如何调节 [2013-10-11] |
· | 秋季如何摆脱心理亚健康 [2013-10-11] |
· | 如何摆脱拖延症 [2013-10-08] |
· | 幸福的六大要素 [2013-10-08] |
· | 生活中常见的5大病态心理 [2013-09-23] |
· | 培养正心态传递正能量 [2013-09-17] |
· | 如何自我减压 [2013-09-17] |
· | 24个技巧把压力抛到太空去 [2013-09-17] |
· | 内心丰盈是幸福的源泉 [2013-09-16] |
· | 心静是最好的养生良方 [2013-09-16] |
· | 八个简单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2013-09-13] |
· | 怎样让心与心靠的更近 [2013-09-13] |
· | 八个心理妙招踢走职场坏心情 [2013-09-11] |
· | 午饭恐惧症是一种社交病 [2013-08-29]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