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家长应积极护理儿童肠胃

【2011-07-20】【来源:39健康网】【阅读量:9998】【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一到夏季,儿童门诊中看肠胃的病人就多了起来,甚至占到了门诊的一半以上,特别是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专家表示在夏季小儿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炎热,孩子出汗多,丢失了大量的水分,体内的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了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这是易受感染的内在因素。气温高,病菌繁殖、生长加速,各种食物、水等容易被病菌污染,加上孩子的卫生观念差,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容易患病,此外,饮食失调,如一日摄入食物的种类过多或过食冷饮、暴饮暴食等都会造成儿童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生肠道疾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夏季小儿容易发生哪些肠道疾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在已经进入夏季了,小儿容易得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的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还有一些细菌引起的肠道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因为这个季节,一些肠道病毒和细菌容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而且人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又有一些改变,如爱吃生、冷、凉拌的饮食。再加上人本身胃酸分泌减少,抵抗力下降,都容易引起这些疾病。大家比较关心的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种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还有肠道病毒71型(EV71),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传播(粪-口途径),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密切的接触传播。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细菌跟病毒是两回事,但是细菌更容易在夏天这种季节繁殖,而且借助苍蝇更易传播,加之小孩自身抵抗力的因素,所以夏天更易出现肠道传染病。各大医院的肠道门诊在夏季感染性腹泻的病人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像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这都是夏天的高发病。所以夏天家长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因为夏天比较热,孩子更喜欢一些凉拌的生冷的饮食,如果不注意加热,很容易繁殖细菌。有些家长觉得挺热的,买来的熟食或剩饭菜不用热就吃,很容易得病。如果夏天再多吃一些冷饮,其胃肠的抵抗力就更下降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预防儿童肠道感染家长须做到6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1、周岁内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可抵消大肠杆力病菌所分泌的肠毒素,保护肠道不定不受侵害。热天尽量不增添新的、不易消化的辅食。中国药店:www.ydzz.com

  2、不要在夏天给孩子断奶。这是因为:①高温季节孩子的消化液分泌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改吃普通膳食易引起液化不良。②夏季细菌活跃,容易污染食物,招致肠炎甚至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生。断奶最好选在秋凉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3、夏季蚊蝇较多,而蚊蝇又是传播病菌的能手,蚊虫也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儿,更易被传播上,即使是接种了乙脑疫苗也有被传染的可能。孩子不吃剩饭剩菜。饭前便后要洗手。中国药店:www.ydzz.com

  4、少吃冰棍等冷饮品。如果过多摄入冷饮,轻者刺激胃肠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肠道分泌紊乱,诱发“冷食性胃肠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重得可能引起肠套叠(一段肠管套进另一段肠管之中),导致肠梗阻,危及孩子的生命。要多安排清淡爽口、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油腻、多糖要限制,西瓜、水果、绿豆汤、冬瓜汤等天然防暑降温食品可多吃。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导致BB长不高的9大因素 [2012-09-20]
·宝宝睡不香也可能是内热上火 [2012-08-14]
·宝宝经常打呼噜不是可爱是疾病 [2012-08-08]
·暑假为孩子系好“安全带” [2012-07-05]
·拿什么给宝宝擦PP? [2012-06-11]
·别让6件小事“毁”了宝宝身体 [2012-06-07]
·近7成儿童中毒系因误用药物 [2012-06-05]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2012-05-17]
·小孩体质弱易生病的六大原因 [2012-04-23]
·小孩不宜喝苦寒的凉茶 [2012-04-13]
·宝宝夜间咳嗽 哪些情况需急诊 [2012-03-16]
·宝宝嘴臭如何变香 [2012-03-09]
·“笨宝宝”是怎样吃出来的? [2012-02-29]
·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坏处颇多 [2012-02-20]
·宝宝食欲差最忌盲目补锌 [2012-02-16]
·宝宝爱吃糖易伤心脏 [2012-02-14]
·环境“脏一点” 反而更健康 [2012-01-17]
·看宝宝的舌苔可以查疾病 [2012-01-17]
·儿童腹泻应尽早补锌 [2012-01-12]
·冬季宝宝常穿着小背心不感冒 [2012-01-1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