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药物选择

【2010-12-15】【作者:魏开敏】【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7425】【 】【打印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栓塞,经临床治愈后的再发率较高,必须加强二级预防。其二级预防不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基础疗法,还应包括药物干预。至少有三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发挥关键作用,是降低其再发率不可或缺的预防性用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抗血小板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另有双嘧达莫(潘生丁)和氯吡格雷。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与聚集,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避免血管阻塞,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一般首选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清晨1次顿服,如果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或过敏反应,可改用氯吡格雷或双嘧达莫。氯吡格雷每日75mg,清晨1次顿服。双嘧达莫每次25mg,每日2~3次口服。服用抗血小板药期间需要警惕出血倾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为减轻消化道症状,必要时可考虑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每日20mg,1次顿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是卡托普利,另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Ⅱ合成,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从而能够减小脑卒中再发之风险。一般首选依那普利,每次5~10mg,每日2次服用。为方便患者,降低漏服率,提高依从性,近年大多建议患者最好使用长效ACEI,如雷米普利,每次2.5~5mg,每日1次口服;或培哚普利,每次4~8mg,每日1次口服。如果患者对ACEI的干咳副作用不能耐受,可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每次80mg,每日1次口服。近年专家认为,血压变异性大时给予钙拮抗剂有效。因此,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最好联用ACEI与钙拮抗剂。钙拮抗剂以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优选,每次5mg,每日1次口服,也可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他汀类药物:代表药物是辛伐他汀,另有普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属于调脂药,主要作用是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与此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血小板作用,因而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避免因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而致脑血管阻塞,也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性用药之一。我国最新指南建议,凡是伴有血脂增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应将他汀类作为二级预防用药。一般以辛伐他汀为首选药物,每次10mg,每日1次,晚餐时服用。阿托伐他汀也是被专家推荐的一线调脂药,每次20mg,每日1次,晚餐时服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