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中国人疫苗打得远远不够 副作用仍是最大的心结

【2009-12-29】【来源:生命时报】【阅读量:7301】【 】【打印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简单、浅显的道理,但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人却远远不够。2009年岁末,《生命时报》进行的“疫苗,你足够重视吗”的调查发现,近八成参与者知道“成人也需要接种疫苗”,却只有两成的人会自己主动去打疫苗,有超过三成的人近几年没有打过任何疫苗。中国药店:www.ydzz.com

  疫苗副作用是最大心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实际上,自从第一支疫苗诞生后,疫苗已为多种传染病的“绝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在我国实行免疫规划的30年中,卡介苗等疫苗已先后实现了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并在2000年又成功地消灭了一个曾经的儿童常见传染病———脊髓灰质炎。而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席卷全球时,疫苗又一次为我们筑起了坚强的壁垒,预防了这来势汹汹的传染病进一步蔓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即便如此,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疫苗这位健康的守护神,究其原因,“担心副作用”是人们最大的心结。调查显示,在不愿接种疫苗的人里,有71.4%担心其副作用。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大洋彼岸。据路透社12月23日报道,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面对甲流疫情的不断蔓延,35%的家长仍因担心甲流疫苗的安全性而不愿给孩子接种。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但只要遵循适应症,绝大多数健康人群接种后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梁晓峰说,前一段时间,有人质疑甲流疫苗这个“新疫苗”的安全性,甚至传言北京一所学校甲流疫情暴发是因为接种疫苗引起,实际证明纯属谣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费疫苗,一针都别落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调查中,65.89%的人不打疫苗是觉得“费用太贵”。对此,梁晓峰介绍,“去年,全国各地先后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工作,全国范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也由6种扩大到了14种。”此外,我国目前还有针对甲流、乙肝、麻疹等传染病的免费接种项目。“符合免费接种条件的人群,最好一针都别落下。”梁晓峰强调。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那些国家还无法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大家则需要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梁晓峰说,每年的冬春季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今年又逢甲型H1N1流感疫情,使得“全民”都成了易感人群。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在调查中,却有31.5%的人认为“老人身体不好,不应该接种疫苗。”“老年人,尤其是以往就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容易复发,而有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病的人一旦感染又会加重心肺负担,甚至威胁生命,他们都是甲流重症的高危人群。”梁晓峰认为,这些老年人不但应该接种甲流疫苗,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中国药店:www.ydzz.com

  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从整体上看接种疫苗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但人们对乙肝疫苗的认可度却很高。调查发现,63.29%的人“近几年”都打过乙肝疫苗。但梁晓峰强调,不同种类疫苗需要接种的次数是不同的,有的打一针就行,如甲肝疫苗,可有的需要打两针,如乙脑、流脑等,而像乙肝疫苗则通常需要三针,应该避免因“半途而废”减弱疫苗的效用,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调查还显示,有很多人“觉得打了疫苗也没有用”,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想过打”疫苗。梁晓峰强调,“接种疫苗不光是防止自己感染疾病,同时能保护你的家人、同事、朋友。”无论是流感、麻疹、水痘等通过呼吸道飞沫感染的病毒,还是登革热、乙脑等通过蚊虫传播的传染病,都可能由一个人感染一个群体。因此,接种疫苗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那些认为别人接种了疫苗自己就不用了的“机会主义者”很可能就会成为传染病的导火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4,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