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暑

【2014-07-07】【作者:武艳】【来源:中国药店微信】【阅读量:69760】【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之后还有大暑,那时就是真正高温炎热的天气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夏日炎炎,高温、烈日曝晒、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下面笔者就详细讲讲中暑的分类、治疗及预防。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症状及分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1.中暑先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2.中暑初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3.轻度中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中国药店:www.ydzz.com

  4.重度中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疼痛。中国药店:www.ydzz.com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中国药店:www.ydzz.com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白露 [2014-09-10]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处暑 [2014-08-25]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 [2014-08-07]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 [2014-07-23]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芒种 [2014-06-06]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满 [2014-05-21]
·清明养生:重中之重还是调养肝脏 [2014-04-04]
·春分9种不同体质如何养生 [2014-03-21]
·惊蛰饮食养生三大秘诀 [2014-03-05]
·雨水节气养生四大要点 [2014-02-19]
·大寒养生逐渐冬藏转春生 [2014-01-20]
·大雪节气四大养生关键 [2013-12-06]
·小雪记牢四大养生关键 [2013-11-22]
·霜降科学保养四个诀窍 [2013-10-23]
·秋分时节养生指南 [2013-09-23]
·立秋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 [2013-08-07]
·夏至养生重在健脾养心 [2013-06-21]
·芒种养生:防暑养心祛湿 [2013-06-05]
·小满时节适宜吃苦尝鲜 [2013-05-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4,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