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夏天进补 冬天打虎

【2010-07-06】【来源:长春晚报】【阅读量:8363】【 】【打印



  祖国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的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尤其对慢性疾病更为适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下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定会疗效加倍,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以达到治愈的良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等疾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3、虚寒性疾病,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肾虚腰病等各种颈、肩、腰腿痛,阳虚体质患者疗效尤佳。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让人们经常大汗淋漓,大量体液和体内营养物质损耗,加上食欲不振、睡眠不足,造成人体收入少支出多的情况,许多健康人在夏季也会体重下降,中医认为夏季“无病三分虚”。长春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焦志玲指出,夏季在饮食方面注重化湿祛暑的同时,健脾益胃也不容忽视。俗话说“夏天进补,冬天打虎”。此时进补能供给机体所需,补充耗损物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清补 清心补脾 阳虚者禁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焦医生表示,夏季进补应以清补为佳,以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为主。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若用滋腻温热的滋补品,如阿胶、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反而会“火上加油”,适得其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好选择偏于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补品,如太子参、枸杞子、北沙参、麦冬、西洋参等,也可配上夏季常用的兔肉、鸭子、菊花、金银花、绿豆、莲子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必须少食或不食,而且服食应该有所节制,在春夏两季过于用寒凉药物,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平补 冬病夏治好方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焦医生指出,在冬天寒冷季节容易发作的慢性病患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可以在夏季采取平补的方法,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这一类补品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紫河车、银耳、猪肝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一般人看来,夏天用人参进补会上火,但只要辨明体质,适量服用,人参不失为夏季提高体质、固本扶元的“好帮手”。只要舌苔不是白腻或厚腻,或黄腻,或有热度的话,就可以服参进补,称为“伏补”。夏天进补人参要有选择,一般可选用生晒参,特别适合选用西洋参。西洋参性凉味甘,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的功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滋补 体质虚弱者的良方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焦医生表示,对于一些患重症、手术后或产后的人,在夏天可以通过滋补的方法调养身体。滋补就是服用具有滋腻性质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这些补品、补药的补益作用较强,要注意适量服食,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腹泻时不宜服食。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焦医生强调,夏季进补要因人而异。身体强壮者一般不需要进补,更忌长期进补;若有舌苔厚腻、胸腹胀闷、肢体酸重、小便黄赤等,是湿热困脾所致,也不能进补,否则会将病邪留在体内难以驱逐。提醒大家在进补时最好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师就诊,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补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